作品名称:《古朗日行》
原创作者:李京芮
所属学校:逸夫小学一年级四班
古朗日行
小时不识太阳,
呼作它一团火。
又疑桌上圆盘,
它飞在蓝天上。
作品名称:《一个我最感谢的人》
原创作者:黄雪瑶
所属学校:旬阳县城关一小 三年级一班
一个我最感谢的人
我要感谢的人是我亲爱的婆婆。我的婆婆现在虽然已经快50岁了,但显得很年轻时尚,在家里她是最辛苦的人,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的生活,做家务。
婆婆在县医院手术室工作,每天早上7点起床,帮我梳头收拾好,就出发到单位做准备。有时手术忙,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节假日有时候正在家里吃饭,医院打电话有急病人,她就急急忙忙地走了。
我最喜欢吃我婆婆做的饭,婆婆最拿手的是:米饭、手擀面和饺子。婆婆说自己做得饭是最新鲜的、干净的。不管多忙都是婆婆亲手做饭给我吃还给我说多吃罗卜和青菜,人见人爱。可我不喜欢吃胡萝卜,婆婆就变个花样,做成包子馅和饺子馅,我一口能吃四个包子,可香了。
婆婆上班比较忙,晚上我吃完饭,去写作业,婆婆就连忙把碗洗干净,然后洗衣服做家务。因为婆婆是个医生,对家里的卫生要求特别高,别人打扫得都不过关,打扫卫生的活主要由她来干。比如拖地,她第一遍先用扫把扫干净,第二遍用拖把拖干净,第三遍用蜡往地上喷,第四遍用湿拖把再拖一遍,第五遍用干拖把再拖一遍,最后打开窗户通风,让地板干得快一点。婆婆把家里的每个角落都收拾得干净又整齐。婆婆为我们家做那么多的事,我心里很感动。
婆婆对我非常关心。我记得有一次我和朋友鲁延田一起在广场玩耍,突然我脚崴了,摔倒在地。婆婆看见了,连忙把我扶了起来,看看我有没有摔伤,着急地说:“宝贝,你没事吧?”我朋友也问: “黄雪瑶,你没事吧?”我说:“我没事。”婆婆就把我带回了家,只看见我的腿破了一点皮,给我消毒,喷了药才放心。
我要感谢我亲爱的婆婆,您辛苦啦!我爱您!
作品名称:《我最感谢的人》
原创作者:叶好釛
所属学校:旬阳县城关小学三年级(一)班
我最感谢的人
我要感谢的人很多,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但是我最要感谢的人是我的外婆。
我的外婆已经七十四岁高龄了,头发花白,身子很瘦弱,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可她干起活来却像二三十岁的小伙子,她总想一个人把所有的家务干完,好让下班回家的儿女安心的休息或辅导我的学习。外婆常常累得气喘吁吁,但她脸上总挂着灿烂的笑容。我并不多么的优秀,可在外婆的心里我却是她的心肝宝贝。
我爱外婆的和蔼、爱她的能干、爱她的温情厚义。她爱我,疼我,精心的呵护着我的成长,无论天晴还是下雨,无论外婆的身体好与坏,都天天如一日的接送我上学。特别是在冬季里,不时下着雨夹雪,天又冷地又滑,外婆仍然坚持给我送饭,吃着美味可口的饭菜,再看外婆那副辛苦的样子,我满心的感动与感激。
外婆很宠爱我,总是一副可亲的样子,但是外婆对我也有凶巴巴的时候,比如我贪玩不学习时,调皮捣蛋时,打架惹祸时,她会对我毫不留情的进行批评教育,每当那时我都很“讨厌”她,但在我的内心里又十分的感谢她,没有她对我的严教,我是很难优秀的吧。
她为我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良苦用心,都深深的感动着我,她是我永远要感谢的人。
作品名称:《一个我最感谢的人》
原创作者:何文蕊
所属学校:旬阳县城关小学
一个我最想感谢的人
说到感谢,我想感谢的人很多很多,有教我们知识的老师,有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同学、朋友、亲人。但我最想感谢的人是一直教我做一个善良又有爱心的人,这个人就是我的妈妈。
妈妈是一个普通的工人,爸爸在外地工作很少回来。妈妈无微不至的关心我、照顾我。好吃的她总是省下来给我吃,衣服脏了她及时洗;生病了,她陪伴我左右,细心照料;学习上,她耐心辅导,严格要求,发现我有缺点就给我讲道理,但从不迁就我,更不会降低要求。
记得上次语文单元测试,我考的不好,回到家,我吞吞吐吐的说:“九十二……”妈妈脸上闪过一丝不高兴,但她并没有批评我,也没打我,而是拿出试卷,一道道题目讲给我听,帮我分析,哪些题目确实不懂,哪些是粗心丢分的。结果发现丢的八分中有五分是粗心造成的。我为自己的不认真惭愧的低下了头。妈妈说:“你一定要知道龟兔赛跑的故事,兔子为什么输的?你现在没有兔子的实力,却有了兔子的毛病,这怎么行呢!你聪明可爱,但基础不太好,正需要用乌龟的韧劲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争取在不久的将来,赶上甚至超过学习好的人。”她还鼓励我说:“只要你努力了,就一定能做得到!”
虽然妈妈每天都那么辛苦,但她每天都坚持送我。我从小身体不太好,放假了妈妈会每天陪我跑步,锻炼身体。妈妈为我付出的太多,我一定要听妈妈的话,做一个善良的人,长大一定要让妈妈成为最幸福的人,我会用我的实际行动来感谢妈妈为我付出的一切!
作品名称:《街角的感动》
原创作者:贺奕衡
所属学校:陕西省安康市第一小学六年级五班
街角的感动
感动就像一颗玻璃球,它的碎片散落在人间的各个角落,需要我们去慢慢拾起。
——题记
罗丹曾经说过:“世界上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得眼睛”。这句话揭示了哲理,现在因为社会上的种种因素,人变得麻木起来,不会在意那些不经意间的小事,但往往是这些小事,才显示出了人们的真情。
雨哗啦啦的下着,正在走去公园的我,却在最后一个街角停住了,一个小女孩孤独的站在大树下,眼睛四处张望,在寻找她的父母。周围的人陆续走过,可没有一人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难道他们都没有看到吗?就这时,一位个头矮小的青年人走了过去,他一边给小女孩撑伞,一边问她父母的电话号码,可是小女孩并没有记住电话号码,青年的眉头紧锁起来,显然,他也有重要的事要办。我的心忐忑不安起来,想到,他会丢下小女孩一个人走吗?可接下来的一幕让我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他眉头一展,把小女孩带到了屋檐下一起等待着小女孩的父母回来。
雨越下越大,路上的行人渐渐少了起来,寒风在我耳边呼啸着。小女孩的父母依然没有来,青年在小女孩身旁来回踱步,理智与善良在斗争。
1分钟,5分钟,终于在10分钟后小女孩的父母来了,他们抱过女孩径直走向青年,紧握住他的双手,青年的脸涨得通红,只是一直向小女孩的父母说着:“没事儿,是我应该做的。”
青年的手被暖的握的暖暖的,我原先冰凉的手也变得热乎乎起来,心也是温暖的。
望着离去的青年,我的脑海中浮现出青年矮小却又高大的身影,这个身影,这件事,我会珍藏在心里,珍藏在街角的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