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西安市新城区后宰门小学
童年,在听到大海的一声波浪,能够幻想出整片海洋。童年,在看到一片树叶,能够映出一整个春天的芬芳。童年,在听到一个音符,能够谱写出一首优美的旋律。童年,给你一张白纸,能够绘制出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作。
我们有两只眼睛,左右眼记录的信息略有不同,而且我们容易动来动去,看到不同的内容。通常艺术作品是从一个镜头里看到的样子,这样是我们的真实所见的吗?你能尝试把两个视角所见同时表现在画面上吗?
你看,六(2)班的小画家薛为之的作品《一艘轮船》,两只眼中同时所视的一艘轮船的样子,原来是这般神奇模样。
六(2)班 薛为之《一艘轮船》
毕加索曾经受到了塞尚和非洲的雕刻的启发,他决意要打破单点透视,打破传统的人物造型,毕加索称之为“驱魔之画”。六(5)班小画家米少松所表现的《世界之歌》,追随着大师的脚步,用分解、组合、想象的方法,画出了毕加索立体主义的雏形。
六(5)班 米少松《世界之歌》
法国画家乔治布拉克在看过塞尚的展览后,也是深受震动,但他的思路不同,他把所有的东西都放到了前景,并且简化了细节。看,也许六(1)班顾洲同同学并不知道布拉克是谁,但他却画出了布拉克立体主义的绘画思维,真是厉害!
六(1)班 顾洲同《崩坏》
六(6)班小画家高瑄予彤的作品进行多种空间、多种角度分解组合后,对工厂题材绘画有了新的诠释和理解。
(左图)六(6)班 高瑄予彤 《工厂》 (右图)六(7)班 魏梓烜 《西安全民在运动》
童眼看世界,永远惊喜不断,在对美的探索上也是如此,孩子们在绘画创作上追求更加观念化的艺术方式表达。他们在一起合作、学习,互相激发,出现了将主体分裂为多个平面,重新布局排列,追求碎裂、解析、重新组合的形式,形成分离的画面,以许多组合的碎片形态为展现的绘画目标,就像时空甜心吹出来的梦一样神奇而富有魔力。
六(8)班郑皓予同学以学习工具为主元素创造了一个富有创意的多维空间,而且构图又不失和谐、均衡的有趣超时空画面,真是创意100分!
六(8)班 郑皓予 《文具空间》
后小六年级的学子们追随着艺术大师们的脚步,把自己的校园、学习用具、书本、玩过的游戏等作为创作题材,后小学子生活中眼睛里的人、事、物与立体主义绘画发生了有趣的碰撞,他们细心观察、善于发现、乐于生活,勇于大胆的艺术表达,用“立体主义”艺术风格描写自己的生活,真是令我们眼前一亮!
(左图)六(2)班 周琳轩《语英书》 (右图)六(1)班 崔颢译《太空狼人杀》
六(8)班 蔡铭俊 《我的校园》
六(8)班 强玉峰《作业》
六(5)班 魏秋瑾《六年级的时间》
六(6)班 李雨奚《校园》
这种打破传统画法,用组合法、重叠法、倒置法、颠覆传统比例透视法等多种绘画方法来诠释立体主义绘画,画出自己的所见、所感、所想,用自己的思想轻松驾驭绘画创作的真谛,看完孩子们眼中立体主义的人、事、物的表达后,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
【下面作品来袭,请静静欣赏】
六(7)班 李奕霏《我的城市》
(左图)六(6)班 狄清茹 《乡村》 (右图)六(6)班 许耘歌《可奈之心》
(左图) 六(7)班 黄欣悦 《人与自然》 (右图) 六(4)班 黄奕涵《我和我的数学老师》
六(6)班 徐子琪《时空甜心吹出来的梦》
六(8)班 吴昕岳《正与反》
六(1)班 王嘉怡 《捕猎》
六(7)班 曹蓝允 《城市的夜空》
六(5)班 李昀曦 《无题》
六(7)班 张佳雨 《海》
六(7)班 陈韵菡 《奇妙的组合》
六(3)班 杨理翔 《我和我的村庄》
六(2)班 俱海晨 《天边》
六(4)班 李逸心 《蓝鲸之泪》
六(6)班 王菁伊 《梦想的风筝》
六(6)班 李涵宇 《李家工厂》
六(1)班 曹梓梦 《公园里》
六(7)班 贺鑫磊 《保卫绿植》
六(1)班 郭佳 《沙滩边》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艺术的创造是对生活的观察和提炼,体现作者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和观众进行的一种无声却直面内心的深入碰撞交流!同学们的作品多么生动有趣,细细品味真让人意犹未尽!
诚正心语童年,就像时空甜心吹出来的一个梦,像蒲公英花随着风的方向,去往一个未知新世界,开始了新的筑梦历程,可以探索神奇、发现美丽、制造梦幻、创造梦想。
童年的你接收到一缕阳光后,可以温暖出白昼的明亮。童年的你,既可以与大师对话,又能用美的艺术诠释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世界的探索,善于发现、忠于探索、勇于表达,灵动的成长。
图文编辑:杜海英
图文审核:尚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