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件来源:西安高新第二学校
为了打破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学习场所、内容和方式的局限性,实现教育内容的时空环境优化组合,陕西省教育厅着力打造“三个课堂”推动陕西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秉承着“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在研究实践中努力打造“三个课堂”,促进了教师、教育管理者、社会知识提供者和学生的互动交流,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协同育人的教育新生态,对传统意义的课堂进行了深化和变革。西安高新第二学校初中部生物组的师生们也大胆创新,为打造“三个课堂”展开了行动。
1. 立足教室 严守生物“第一课堂”
在省教育厅关于“三个课堂”的划分中,“第一课堂”主要是指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和统编教材,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通常在教室上课的课堂。在开展生物基础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生物组的老师们对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制定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强调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提倡师生的课堂互动。
2. 整合资源 发展生物“第二课堂”
除了“第一课堂”,生物组教师调动了可利用的校内资源,通过生物实验室、知行田园、文化走廊等场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进一步发挥了学校的育人和服务功能。
知行田园收获满满
模型制作精巧绝伦
实验观察仔细认真
3.走进社会 构造生物“第三课堂”
在课外时间,同学们纷纷走进科技馆、生态园、动物园、植物园和海洋馆等校外教育服务场所进行了社会实践和学习锻炼。在参观学习中拓宽了知识视野,在再现实践中加深了理解记忆,实现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有效衔接,促进了学生发展螺旋式上升。
植树造林我先行
生物科技我观摩
海洋生物我揭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三课堂”是实践的课堂,是检验新知的课堂。在生物学习的海洋中,让我们不断研究探索,在“三个课堂”中促进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知行合一全面发展,绽放二校学子青春风采!
图文编辑:杜海英
图文审核:尚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