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美育微课堂 AI美云展 社团活动 作品展播 登录 注册
首页 > 活动回顾 | “阳光少年”才艺展 > 马鹏同学-“阳光少年”才艺展
马鹏同学-“阳光少年”才艺展
发布时间:2018-06-14 18:00

文学创作|《那一刻,我震悚了》、《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红色年代》

原创作者:马鹏

所属学校:绥德中学  九年级七班


那一刻,我震悚了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故事也在一点一滴的增加。

                                              ――题记

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都发生了许多难忘的一件件的往事,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让我十分震悚的事情。

虽然母亲如今已在学校的旁边租下房子来照顾我,但我仍然无法忘怀那一天

还记得,在我刚上初中的时候我还在住校,只有星期五下午才可以回家,在那天以后我才知道母亲当时是一家超市的员工。

那一天,正是星期五,在那一天的下午我回到了家中,我开心极了。

一回家,我便给母亲讲起来这几天发生在我身上的事情——开心之事,所以便引得母亲开怀大笑,过了一会儿,母亲去了外面,于是我就在房子里面转悠起来,突然,我看到了一件不同寻常的衣服,是用塑料袋所包裹着的,于是我便打开一看,我发现上面写着几个字“生活超市”,于是,当母亲回来后我便问到母亲:“妈,你在做一名超市员工吗?那种工作你不要再做了,太辛苦了。”母亲似乎呆住了,过了一会儿才回答到:“我又可以做什么呢?”说完后便走开了。

我望着母亲离开的背影,我也呆住了。过了一会儿我准备打电话给姐姐,但在拨号的过程中我停了下来,我的心中想到:我现在已经上初中了,不能再向儿时那样陪在母亲身边了,况且父亲也在外打工,母亲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这也许是母亲可以与别人说话的机会,这也许是母亲的想法吧。”那天晚上我想了很多,也想到了很晚便休息了。

第二天,我早早的起床,却未能寻见我的母亲,只见一张纸放在桌子上,上面写道“儿子,妈妈去工作了,午饭自己去吃吧。”到了中午,我只得自己随便吃了一点。

下午,母亲回来了,我望着母亲那十分疲惫的面孔,说:“妈,你去休息吧。”母亲点了点头说:“给妈到杯水来。”我走到厨房,发现暖水瓶了已经没有水了,便只得打开燃气灶烧了一些,当我把水端到母亲面前,却发现母亲已睡,我便把水放在床头柜上,当我看见母亲的手没有盖住时,便小心的把母亲的手拿起来,我发现母亲因为经常搬货而起满了茧子,到了这里,我突然想起了自己与母亲要钱的时候,我的眼眶内已经涌满了泪水,我便小心的手放进被中,小心的走了出来,又闭上了门。

人的一生也许很发生许多事,但又有多少事被人们难以忘怀,我相信这件事会让我永生难忘。


老师您好、我的好老师

老师是一支蜡烛,燃烧着自己,却照亮着他人;老师是一根粉笔,磨损着自己,却成就着他人;老师是一把梯子,让别人踩着自己,走向更高的辉煌。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许许多多的老师。

中国古人云:“师如父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尊师爱师”的传统美德,也体现了老师“爱生如子”的高尚师德。

虽然我已升入初中,但最难以忘怀的还是我小学时的班主任。

那时我刚上一年级的第一天,就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位班主任 ——方老师。

当天中午天气还是万里无云我的心情也与天气一样,万里无云。到了下午空气也逐渐变得炎热起来,灰色的天空给人一种压抑感。

不一会,就下起了小雨。突然,快要放学的时候天空中电闪雷鸣,雷公公发怒了,他的鼓越敲越响,闪电婆婆也跟着来凑热闹。我们全班同学都很害怕,这时,方老师进来了,说:“学校通知,所有学生在楼下集合,因为大雨原因提前放学,但是要家长来接。”我们开心极了,我们在方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楼下。

过了一会儿其他同学都被自己的父母接走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孤零零的的站在那里,这时候方老师见我站在那里,就走了过来,陪我一起等着我的父母,等了一会,就问我:“你家住在哪里?老师送你去。”我告诉了她我家的地址,她就让我上车,不一会我就到了家,到家后,我的父母让方老师在家中吃饭,方老师说不了,我便给方老师说了声再见。

一恍,五年过去了,我们即将毕业,班主任给我们说了很多,但我们全班都流下了眼泪,方老师说:“你们都长大了,哭什么?”半个月,一眨眼就过去了,毕业的那一天我们与老师们在操场上飞奔,我们最不希望的声音来了,“叮铃铃,叮铃铃……”这一次的声音好像比往常的高,老师们唱起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是啊,我们毕业了,毕业了。在毕业考试的那天,她顶着炎热的烈日来到考场,为我们加油打气,并一直守候到我们考试结束。

我们在教师节时我们回母校去看她。当我们自豪地站在昔日的讲台上,给学弟学妹们当“实例”时,我分明感到眼眶中有什么东西越积越满,快要涌出来了。这种看到自己亲手培养出的兴衰的感觉,我理解。

当我们像鲜花盛开时,永远忘不了绿叶的恩情。老师像大树,头顶蓝天,脚踩大地,默默的为社会造福。老师是大树,为世界带来一片春色。老师播撒希望的种子把我们培育成一片树林。小树长成栋梁才,不忘园丁的培育恩情。是啊,老师的热情像太阳,老师的教诲像春雨,老师的风格像绿叶,老师的事业像大树,我们的老师您辛苦了!

方老师,您好。


红色年代

作为少年,惟铭记红军精神,立志成才,志存高远,方才能成大器,成栋梁之才。 ——题记

在那个永远被我们铭记的战争年代,我国涌现了许多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革命事业的英雄人物,他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只求用自己的身躯换来取祖国的解放与人民幸福、和谐的生活,他们应该永远的被我们铭记于心。

在他们之中,有一部分来自黄土高原,并且十分热爱生活与这片土地的陕北人,他们,置之生死于身外,只为获得祖国的解放,他们,在陕北的这片土地上留下了许多感人肺腑的故事。

在这其中,有13岁就投身于革命事业的张宗旺老人,也有15岁就成为红军被服厂一名女工的文桂芳老人……

96岁高龄的张宗旺是神木县太和寨乡张家沟村人,祖辈世代以农耕为生,1933年,年仅13岁的张宗旺开始参加兄长组织的党的地下秘密活动,站岗放哨、传递信息,做一些联络工作,1934年2月,党组织由地下转为公开活动后,先后组建了赤卫队、农会、妇联会等群众组织,搞宣传、打土豪分田地,贴标语,做军医军鞋,筹备支前物资。“1934年,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张家沟村进行了第一次土地革命,我父亲积极响应党支部的号召,带动全村几家富裕户,主动给群众分了地,全村老百姓家家有地种,户户生活有改善。也就是从那一刻起,开始了我的职业革命生涯。”张宗旺老人说。提起张家沟村,张宗旺老人总有一份特殊的情怀:“它是神府地区最早的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当时东西战区的桥梁纽带。一部分有识青年投身革命,妇女和儿童支援前线,配合红军作战,在各条战线上为革命作出较大的贡献。”抗日战争的八年中,张宗旺一直在神府地区工作、战斗。全国解放后,张宗旺先后在榆林不同地区担任了不同职务,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1921年,文桂芳出生在延安子长县的一个小山村。母亲生了16个孩子,最后只活下4个——文桂芳和她的3个哥哥。文桂芳从小家庭贫困,全家人仅靠父亲外出揽工挣钱养活。正当她在贫困中挣扎时,生活出现了转机。1936年,经过二万五千里长征,红军到达陕北。当时的陕北生产生活都非常艰苦,为了解决生活和工业需要,中央红军在当地建立了一批小规模的被服厂、鞋袜厂、军工厂和印刷厂等工厂,当时招收200多名工人。幸运的是15岁的文桂芳经人介绍,进入了延川县红军被服厂,从此,成为一名女工。“我们的日常工作就是为前线的战士们缝制衣服。虽然劳累,但上夜班一天能吃三顿饭,肚子不要挨饿。”相比于苦涩的童年,文桂芳称在被服厂的那段日子特别开心。在被服厂的那段日子里,她还见到了毛主席和贺子珍。每当提起这件事,文桂芳就无比激动。也就是在这里,文桂芳遇到了第一位丈夫黄永成。1938年11月20日,日本轰炸延安,延川被服厂不得不随军搬走,文桂芳和丈夫被分配在农村后方支援抗战前线。抗战即将胜利时,黄永成要回湖北,文桂芳与丈夫分开了,从此再也没有对方的消息。1950年,她认识了第二位丈夫张凤翔。文桂芳像亲生儿子一样抚养着张凤翔带来的三个孩子。建国后,文桂芳一直在地方上搞妇女工作。

出生在动荡年代的他们,虽然艰难,但始终努力前行,道路坎坷,但理想信念坚定。写到这里,我不禁心潮澎湃,热血沸腾,作为我们青少年一代,充满希望的一代,更应该奋发图强,有朝一日,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为建设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扫一扫,分享本页
版权所有:陕西省学校美育工作管理平台 Copyright 2016-2023 XINHUAMEIYU.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陕公网安备61019002000346号

| 联系邮箱:xinhuameiyu@163.com 陕ICP备15013324号-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