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全碑》
今天介绍的这方国宝级碑石名气很大,他被定位十大汉隶名碑之首,本来十大汉隶名碑指的是中国,当然呢全世界的隶属名碑汉碑现在保护好的不多,其中这十大汉隶我们在书上可以查的到,第一名就是《曹全碑》、《张迁碑》、《乙瑛碑》、《石门颂》、《史晨碑》、《鲜于璜碑》、《华山碑》但是很可惜《华山碑》会坏掉了,也有的书记载《衡方碑》这些碑石都是汉代名碑里面被历代学者所称为最好的碑石,而现在我们发现保护最好的碑一个字都没有风化掉的,那只有《曹全碑》一个,他也被现在考古界汉碑保护最好的碑石,说以在名碑邮票当中,他也上了邮票。
《曹全碑》内容记载是陕西汉代郃阳县令曹全的一些故事和经历,这方碑石很难得,他是郃阳县当地的一些百姓当地一些已经退休了的官员集资为曹全立的一方碑石,记载了曹全在当地做官以及他的人品极好的内容介绍,很罕见,因为一般的官员都当了一年以上才会有立碑,他当了还不到一年的郃阳县令就得到了这么大的一方碑石,其书法价值极高,他的字迹十分秀美,郑板桥曾经提到,这个真的很漂亮,在中国隶书当中绝对是最为秀丽的一个代表,所以古人称他这个字是:沾花仕女不如写曹全碑之秀美,以翩翩君子达不到曹全碑之端庄,有汉代至榜之称,那咱们现在看到的大量汉碑,虽然也有的碑挺拔,有的碑也挺好,但里面的字被磕破的被风化掉的,看不清的太多,那这个碑说一个字不少,不是说这个字一代年伤痕都没有,这个碑依然在明朝关中大地震的时候,有一个部分被震裂裂掉了,那震裂的地方都在字里行间的边边上,所以大体的字没有受到地震的影响,所以一直到一九五六年左右,有当时不太注意的民工无意中碰坏了两个字,所以这两个字有伤痕,但这两个在大半块还在,还能辨认,所以说他一个字不少,他是有坏两个字的,在明代清代记载他的因为的因字在右下角最后一个字也有一半损毁掉了,但是这个字还能认出来,还能知道他的写法,所以被我们称为一个字不少,但是还是有伤痕,就这样,依然在中国找到的所有汉代碑石,保护都是最好的一个,可见将近在两千年前,古碑要想保护到现在,一点不坏也是很难的,所以它以他它独特的完整性,书法字口的清晰度,以它书法漂亮的唯美程度,更加出名,所以现在在中国练习书法的尤其练隶书的也很多,隶书的唯美、大方,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让人觉得它有特别的美感存在,但是我们现在练到的大量碑石,像它这么完好,碑石还能让大家欣赏到的,确实是很难得的,其中这方碑石它不仅记载了曹全做县令的时候,其中还提到他的女儿在黄巾军造反的时候,当时黄巾之乱,百姓流离失所,他的家族的人也都很善良,帮助百姓,帮助受伤的战士,帮助军队,以及对整个郃阳县家族的贡献,像曹全的家族在郃阳这个地方他家一直都是四代举孝廉一直都是国家选出来的好人做官的这么一个代表,所以整个碑石还介绍了曹姓的来历,在我们中国古代西周的时候,周文王将山东分了三个部分,姜子牙建立了齐国,给周公旦建立了鲁国,而周文王的第六个弟弟姬振铎建立了曹国,所以这里面的曹字有专门介绍曹国的来历,对曹全的介绍也有来历,而曹全的家族是曹国当年分出来的一支在敦煌的曹姓的家族,其中它们家族在汉代初期以来,有一个著名的宰相,曹申,所以十分的有名,而这块碑石除了他的碑文书法价值漂亮以外,整个汉代的碑石能保护的这么完好,也跟它在几次地震之中被人们藏在地下,若干年后才有被挖出来,我们现在知道他被挖出来是在明代的万历元年,在这之前他大量的时间都在土里埋着,所以保护的这么完好,而这块碑还有著名的地方,背后有大量出资立碑人的名字,和曾经退休前当过的官职,十分难得,对研究汉代官员制度文化、百姓集资文化以及曹全这个人在当时能做这么一个清官廉吏廉政文化都很有帮助,其中他书法的秀美,我们跟其它的隶书比,极其罕有,所以也单独称为秀美一派的隶书代表。
在汉代的时候,碑石造型和后来的碑石造型不太一样,当时的碑有没有碑座我们并不知道,因为底下是我们用水泥做的一个台子,出土时只有他一个,光溜溜的碑石,也没有碑首碑额,就是一条长石,前面后面有字而已,所以我们通过他会发现,碑石在中国的演变历史,还是有一定的规律所查的,早期的碑石比较简单,比较薄,比较小,后来的碑越来越大,也越来越漂亮,有了碑首、碑身、碑座,有了各种碑石的图文刻制,所以汉碑是比较古朴一点,所以这个碑石以汉代之宝相称,相信有练隶书的同学们有一天会练到这个碑石,哪有一天我们看到这个碑石可以细细的欣赏这个碑石里面书法的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