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智三藏和尚碑》徐浩
今天我们介绍的这方碑石被我们俗称为《广智三藏和尚碑》,这块碑石讲的是唐代的大兴善寺著名的高僧不空和尚将密宗带到中国传播的一个碑石,就相当于所谓的密宗祖庭的介绍,中国佛教,大乘佛教在中国源远流长,有八大宗派,其中除了浙江天台山的天台宗和河南少林寺的禅宗以外,这净土宗、三论宗、华严宗、律宗、法相宗等都在长安都有祖庭,其中密宗祖庭就在西安的大兴善寺中,密宗是大乘佛教在印度中的最后一个宗派,在印度,佛教在印度慢慢消失的时候,在印度流行一个大家口面真言,守节守印的一种宗教,我们在佛教里称为密宗,大乘佛教的密宗 ,其中到中国的时候是在唐代开元年间,其中是由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和他的徒弟不空和尚传播这个佛法,所以碑石里面记载了这个内容,其中不空和尚在碑石上记载,是狮子国人,是音译的,咱们现在叫斯里兰卡所以他不是中国人,善无畏、金刚智也都是从印度地区过来的,比较正宗的一个外传佛教的一个宗派。
密宗现在我们知道的很少,在唐代武宗灭佛之后,尤其是唐代结束之后,从宋朝开始中国的密宗就已经失传了,因为在陕西发现了法门寺地宫,陕西还在五十年代发现了安国寺密宗的一个曼陀罗的一些佛像,所以现在对密宗还在研究阶段,而密宗在历史上是消失了将近快上千年的,所以这方碑石非常的重要,既体现了密宗佛教怎么传入中国的经历,也体现了密宗佛教在唐朝的影响,唐朝的大部分皇帝也是信密宗为主,它属于皇家的一个宗教派别,因此唐朝的时候,唐朝的遣唐使将这个信息带回日本,日本的遣唐使也来这里寻找密宗文化,日本历史上有名的书法大师空海和尚创立片甲文也是嵯峨天皇的书法老师,在日本历史上有三个书法大家,空海和尚、嵯峨天皇、橘逸势,空海在中国受到中国帝王的喜欢,书法也写的很棒,所以这方碑石记载了这些历史研究中国佛教文化的发展、密宗的发展,尤其是佛教已经在印度失传,并且在日本的密宗,东密也是从这里传过去的,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很多人说这是中日文化友好的重要文物。
接下来来看看这个碑石的书法作者徐浩,徐浩没有像著名的颜真卿柳公权那么的出名,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徐浩是著名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师兄,当年的书法大家张旭创立狂草,称为草圣张旭的书法家有几位弟子,在历史上记载第一个就是生于公元701年,年龄较大的诗人李白,第二就是比李白小将近四岁的徐浩,然后第三就是著名生于公元709年的颜真卿,可以看出来,颜真卿就比他们年纪小很多了,其中颜真卿的字形最为有名,但是在唐朝的时候徐浩的字要比颜真卿出名,颜真卿早期的时候也是特别崇拜的徐浩,学他的字的,也受到他的指点和帮助的,但是颜真卿的作品特别多,徐浩就比较倒霉,他比较惨,现在能找到他的作品,唯一的代表作品碑石就是《广智三藏和尚碑》了,但他的写过的墓志铭稿有一些,但是没有碑石那么让人一眼看得到,学得出他的书法。古代的书法家对他书法的评价就是比较公正的,虽然我们现在都知道颜真卿非常的出名,但是古代书法家评价《广智三藏和尚碑》以及徐浩的字时候,说他的字,被称为渴骥奔泉、怒猊抉石,就像渴了的马看到泉水一样,那么欢唱,像狮子发怒了一样那么的有力,可见他的书法十分著名,所以如果我们有机会练徐浩的字,不妨是个重要的书法的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