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秘塔碑》柳公权
今天我们介绍的这方国宝级碑石就是碑林当中著名的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柳公权是我们中唐晚期的一位大书法家,他从小学习颜真卿的书法,但是很可惜,就在他十二岁这年,颜真卿为了国家被造反的官员李希烈缢死在河南蔡州,所以柳公权在十二岁之后自学颜体的同时,他还学了欧阳询的欧体书法,所以很多人说,柳公权的字好在于它既有颜体的骨感,又有欧阳询欧体的风格,所以有练颜而出欧的特点。
我们现在练柳体书法的人特别多,曾经宋代的书法名家也是我们中国宋代著名的官员范仲淹说颜筋柳骨的时候提到,颜真卿柳公权的字有很多接近之处,柳公权的书法给人感觉横平竖直,撇捺锋利如刀,有柳撇公刀,可削竹之称,所以他的字瘦硬,笔笔落笔如刀,有铁画银钩之感,所以喜欢写柳公权书法的人越来越多。
柳公权的书法很有名,碑石上的内容更加出众,里面介绍了在我们中国唐代,这个在咱们中国的天水,有一个赵姓的家族,出现了一个很有名的高僧,就是我们的大达法师,大达法师的本名叫端甫,他是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的国师,其中碑文当中介绍,顺宗皇帝对他崇拜到什么程度呢?碑文写顺宗皇帝深仰其风,亲之若昆弟,相与卧起。可以说能做到形影不离的感觉了,所以历代帝王对这个高僧的喜欢都在碑文当中书写出来了。
柳公权是这方碑石的书写者,而这方碑石的文章作者是唐代被称为沙门宰相的裴休,裴休是中国著名的一位宰相,也是唐代一位很信佛教的宰相,所以在唐武宗李炎灭佛之时,他也站出来保护禅宗,所以他跟禅宗的沩仰宗的初祖灵佑法师也是师兄弟。其中在中国最有名的有一个历史记载,在明朝的时候,冯梦龙写的一个很有名的小说,还跟他的儿子有关,这个裴休的次子叫裴文德,很年轻十多岁就考上了状元,但是被皇帝赐以翰林的时候,但是裴休觉得这个儿子年纪尚小,虽然学习很好,但是要做一个好的官员,人的道德品质要更好,所以他就建议他的孩子出家了,替皇帝出家为僧,后来被灵佑法师赐名法海,提到这里很多朋友就已经了解法海,他就是我们著名的白蛇传法海的原型,所以明朝冯梦龙在他的书里《警世通言》的《白蛇传》提到的法海就是裴文德,而在原作当中裴文德是一个修行很高而且很善良的高僧,他曾经自己想在一个很荒野的地方开辟一个寺院,在这个地方挖到了很多黄金上交国家,后来国家将黄金赐予他盖了寺院,他给这个寺院起名金山寺,所以他就是金山寺的缔造者,而在古代的记载,金山寺附近有很粗大的蟒蛇,经常袭击人畜,所以他为了帮助百姓,他曾经施法赶走了蟒蛇,就被记载在小说当中,后来在民间演变成现在的白蛇传,尤其是鲁迅先生的《论雷峰塔的倒掉》提到白蛇和许仙两个人是自由恋爱,虽然是人和妖,但也是自由恋爱,法海不应该去管,所以我们现在对法海的形象变得不是很好,但是在古代,禅宗的佛经里专门有提到,法海这个禅师是得道高僧,而且对百姓很好,是个善良之人。所以这个碑石的书法作者柳公权和文章作者裴休裴宰相都是十分著名的唐代名人,可以在史书上查到很多有名的故事记载。
同时还要介绍一点小知识,很多人都以为碑石有书法家来写,书法家当然不会自己去刻,所以刻碑的人就一定是刻碑的工匠,其实在早期因为只有印度、埃及、中国还有古巴比伦掌握了刻碑的技术,他也比我们的造纸印刷术还早,所以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其中这是刻碑还是大体还不是工匠,所以百姓还接触不到刻碑的方法,所以在唐代给这些重要的人刻碑的人都有官职叫:刻玉册官,所以我们这边的碑石帝王将相之碑都不是工匠所刻,如果说是工匠,它们也是皇家的高级工匠,拿国家俸禄,有品级的官员,其中这方碑的刻制者邵建和邵建初在唐代极其著名,我们清代著名的碑石研究大师,也是我们中国近代清代有名的文人叶昌炽在文中提多,很多刻碑的这些官员都跟书法家关系很密切,他们了解对方书法的特点,所以刻出了跟原有的字一模一样的风格,我们才可以做字体来练,因为我们印刷术后来才有,所以我们现在练得字帖大多都是碑拓的,所以这些刻碑的人功不可没。